經常遇到這樣的病人:家長發現孩子存在斜視焦急的來找大夫,然而大夫檢查后卻說孩子正常,家長看到的是“假性斜視”。難道斜視還有真假之分嗎?
造成假性斜視的原因
1、嬰兒間歇性內斜視。主要發生于出生4個月內的嬰兒,兩眼在看近處物體時引起兩眼內聚,出現間歇性內斜視,4-6個月后,當眼睛開始調節時,內斜可自行消失。
2、瞳孔距離過小。當兩眼眶距及瞳孔距離過小時,會給人有內斜視的感覺。
3、內呲贅皮。這種情況容易誤認為是內斜。咱們亞洲的寶寶,小時候往往鼻梁比較寬扁,還有不少寶寶內眼角有贅皮,也就是內眼角處的皮膚彎曲弧度大,皺褶把眼角遮住了,使黑眼球看起來好像貼著鼻梁,外觀上很像“對眼”。
家長可以用手捏起鼻梁上的皮膚,觀察孩子是不是斜視,或經過專業醫生的檢查很快就能排除,所以也被稱為假性內斜視。
當然,孩子發生“對眼”情況時,父母應引起高度的重視,如果不確認是否為真性斜視,應該盡快帶孩子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,一旦延誤了治療,有可能引發嚴重弱視,甚至立體視功能也會慢慢喪失,對孩子的視力健康帶來巨大的困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