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光眼作為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,治療的核心目標是控制眼壓、保護視神經,延緩視力下降。目前,臨床治療手段已形成 “藥物 - 激光 - 手術” 的階梯式方案,需根據患者病情、眼壓水平及眼部條件個性化選擇。
藥物治療是青光眼的一線方案,主要通過滴眼液降低眼壓。常用藥物分為四類:β 受體阻滯劑可減少房水生成,適合大多數開角型青光眼患者;前列腺素類藥物能促進房水排出,降壓效果持久且每日僅需使用一次;α 受體激動劑兼具減少房水生成與促進排出的作用,適合合并干眼癥的患者;碳酸酐酶抑制劑則適用于對其他藥物不耐受的人群。使用時需嚴格遵醫囑,避免擅自停藥或調整劑量,以防眼壓反彈。
激光治療是藥物效果不佳時的重要補充。開角型青光眼常用選擇性激光小梁成形術,通過激光能量改善小梁網排水功能,操作便捷且創傷小,術后恢復快,部分患者可長期維持眼壓穩定;閉角型青光眼則需先進行激光周邊虹膜切除術,在虹膜上打孔引流房水,預防急性發作,為后續治療創造條件。
手術治療適用于藥物與激光治療無效,或病情進展較快的患者。傳統小梁切除術通過建立人工房水通道降低眼壓,是臨床應用最廣的術式;近年來,微創青光眼手術(如iStent植入術)因創傷更小、恢復更快,逐漸成為輕中度患者的優選。術后需定期復查眼壓與眼底,避免感染、濾過泡瘢痕化等并發癥。此外,青光眼治療需長期堅持,患者還應注意調整生活習慣,如避免長時間低頭、控制情緒波動,同時定期監測視野變化,以便醫生及時調整治療方案,最大程度守護剩余視力。
作為廈門眼科中心的重點科室之一,多年來,在學科帶頭人王玉宏主任帶領下,擁有實力雄厚、梯隊完整的人才團隊。科室技術水平與國際同步,致力于各種常規及疑難青光眼的診斷治療,既能開展各類傳統青光眼手術,更熟練掌握國際先進微創 / 無創術式,如:360°粘小管相關手術(GATT/ABiC/MAT/CP)、KDB刀小梁切除術、內窺鏡手術、微脈沖、XEN、小梁網微支架iStent inject W植入術等術式等;配備全球領先的診療設備與完善隨訪系統。同時也是“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青光眼分中心”及“青光眼規范化診療中心建設單位”,同時承擔多項國家級、省級、市級科研課題,持續引領技術革新。
科室還每年走進社區常態化開展眼健康義診;在福建省率先成立青光眼俱樂部,持續普及 “早查早治” 理念;更聯動公益項目,為經濟困難患者精準提供手術補助,從預防篩查、診療救助到健康科普構建全周期眼健康守護網,贏得患者與同行的廣泛認可,成為百姓信賴的青光眼診療標桿。